华美橡塑保温板价格

四川建材 2021-06-15 阅读:269

抗美援朝时期,我国志愿军中涌现出许多战绩卓越的英雄人物,有孤身杀敌百余人的柴云振,奇袭白虎团的杨育才,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的蒋道平,还有打肉搏战直接把美国大兵吓跪了的崔建国……

这拼身手的、比谋略的、开飞机的英雄作者之前都已经讲过了,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抗美援朝中一位被志愿军誉为神枪手的英雄——张桃芳。

张桃芳

张桃芳的射击水平高到什么地步呢?他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,直接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!

那个时候张桃芳在军中,被号称是“志愿军神枪手”、“冷枪英雄”、“上甘岭狙神”。战后还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,并被授予“二级狙击英雄”荣誉称号。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也授予张桃芳“一级国旗勋章”。

但其实狙击神如张桃芳,在他出名前几个月也不过就是个新兵蛋子,摸着新发下来的枪十分茫然,甚至在练习打靶的时候,连着三发子弹脱靶,很是被笑话了一顿。

那么张桃芳后来又是如何完成从菜鸟到狙神的蜕变的?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使他在军中名声大噪?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讲述神枪手张桃芳的人物故事。

1.神枪手是怎么练成的

1931年,张桃芳出生在江苏兴化,和清代文学家郑板桥是一个地方的。如果不是因为战乱频繁,或许张桃芳也说不定会变成个文化人。

张桃芳的少年时代正好赶上日军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期。那时候日军经常到村里来烧杀抢掠,张桃芳就和村民们一起和鬼子们斗智斗勇。

抗战胜利后,十五岁的张桃芳担任上当地的儿童团团长,手下有五六百个儿童团员。他带领着他的“小部队”度过返乡团反攻和国共内战的那几年,一直到新中国成立。

1951年3月,张桃芳自愿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。那个时候他刚刚20岁,军龄很短,但第二年9月他就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。

1951年10月后,朝鲜战争开始进入对峙时期,两军双方在38线附近对峙。志愿军放弃之前的运动战术,沿着有利地形采取挖战壕、地道的方式建立工事。

双方开始打阵地战,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争夺。在这种静态作战的情况下,狙击手自然就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。

张桃芳所在的部队到达前沿阵地时,我军和敌军都已经开始进入战略防御阶段。当时联合国军凭着有许多先进武器装备,经常对我军的前沿阵地进行狂轰乱炸。甚至美军大白天的在外面晒太阳,还进行打扑克和跳舞等娱乐活动。这简直不把对面的中朝军队放在眼里。

于是上级指示:“组织特等射手展开狙击作战,打击敌人的猖狂气焰。”

在这种背景下,张桃芳入朝时领到了一支前苏联制造的莫辛纳甘步枪。之前他在刚入伍的时候接受过专门的射击训练,而且练了两个月。

按理来说张桃芳的射击技术应该比其他人要好,但是那个时候天天赶路,再加上他又在连部当上了通讯员,整天忙得连轴转,基本没空去研究自己的新枪。

于是在入朝第一次练兵打靶的时候,张桃芳打了三发子弹,结果连着三次脱靶。连长骂他打了三个零环,真是吃了三个大烧饼,旁边的战友有的没忍住小声笑出声来。

作为惩罚,张桃芳还得去厨房帮炊。他边干活边郁闷,自己以前用“三八大盖”,三枪最少也能打20多环,结果换了个新枪,自己就变成零环了。

可是生闷气解决不了问题,最后张桃芳经过慎重思考,放下了通讯员的工作,重新回到3营8连9班当一个战士。

在中国,莫辛甘纳步枪被战士们称做“水连珠”,相比于军中其他武器装备,它已经算是射击准确性较好的一种了,并且特别耐寒,非常适合朝鲜的气候环境。

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,水连珠是非自动骑步枪,每扣一次扳机,都要再拉一次枪栓后才能打,而且枪管很短,子弹的散布面比较大,这也就是为什么张桃芳明明经过狙击训练,初次用枪时却一枪未中的原因。

莫辛甘纳步枪的准头难以把握,子弹出膛的时候即使只有些微偏差,但射到百米开外敌人那儿去的时候,估计也能差出一米去。枪肯定没法改了,那就只能提高射手的技能要求。

自那以后,张桃芳就和着了魔一样,整天就是研究自己的枪,端着枪发呆一呆就是一个小时,反复练习举枪动作,不停地瞄准远近不同的物体,但是枪里不装子弹,只是不断的扣动扳机寻找射击的感觉。

张桃芳借此提高自身射击时的稳定性,尽量不让自己因为枪的后坐力而产生射击偏差。夜晚里他还盯着油灯的小火苗儿练习眼力,为了增强臂力,他还用破床单自制了两个沙袋,射击时挂在手臂上练习臂力。

连着练习了好久,到最后张桃芳已经能双手挂着十几公斤的沙袋,仍能分毫不差的扣动扳机。

张桃芳其实在射击上算得上是有天赋,他自己也很努力。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之后,张桃芳终于找到了感觉。他的表现众人都看在眼里,在班长的推荐下,张桃芳开始了自己的狙击生涯。

1953年1月11日,此时气温足有零下37度。张桃芳跟随24军抵抗着严寒,匆忙奔赴到上甘岭阵地最前沿的597.9高地。

此时的上甘岭已经因为去年的那场血战惨不忍睹,入目所及全是焦土。当时双方伤亡约4万人,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,状况之惨烈震惊世界,由此597.9高地也被人称为伤心岭。

张桃芳所在的9班分到的任务是坚守7号阵地,训练员就在这里现场教士兵们射击时怎么测距,怎么定标尺,怎么算提前量。张桃芳在训练时,面对目标一连三个都稳稳地打中了,一扫之前的“三个烧饼之耻”。

现代人偶尔在电视剧里会看到,士兵在测距时会伸出大拇指向着目标,这其实是一种在缺少必要器材时的目测距离法,将左右眼视线、拇指和目标连成一线,从左眼和右眼不同的角度观测,拇指和目标之间便会产生横向的误差,根据这个误差的大小,就可以估计出目标的距离远近,以确定标尺。这原本是炮兵的法子,没想到在狙击中也派上了用场。

2.皮鞋测真假

张桃芳第一次正式趴在射击台上瞄准敌人的时候,已经是他进入上甘岭阵地的第18天了。第一次正式开枪,张桃芳自然有一些紧张。

天刚亮的时候,对面地堡里钻出两名敌人,一旁的观察员还没说话,张桃芳就快速开火放了枪。结果因为太着急,他都没有算提前量,敌人一个都没打着,还暴露了自己的位置。“轰”的一声,一个炮火炸开在他身边,张桃芳更是紧张的一通乱射,结果就是浪费了22颗子弹。

张桃芳的第一战空手而归,十分失望,当时敌人距他不到一百米,他的眼力好,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兵眼睛是蓝的还是绿的,都看得一清二楚。但他一枪没中,整个人比之前吃三个烧饼的时候还要难受十倍。

一个老狙击员见这个新兵垂头丧气的,告诉他几个射击窍门:“敌人在上山的时候就瞄准他的脑袋打,下山的时候就瞄准他的脚打……”

第二天的时候张桃芳重整上阵,这一次他不再着急焦躁,沉下心来瞄准,这次他终于打到了敌人,但是也没高兴到哪去。因为张桃芳当时见到三个敌人,他瞄准了第一个,结果子弹啪的飞过去,却击倒了第二个。

这实在是因为朝鲜战场的复杂地形使狙击手的提前量变得十分复杂,狙击手不仅要考虑对手的距离和动作,还要根据山地的坡度,对面的高度,再结合速度才能确定瞄准点。

由此张桃芳开始研究阵地周围的地貌特征,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,将敌人常出没的道路估测好距离,在战壕里寻找最理想的射击点。

张桃芳不缺技术,缺的是和周围环境的磨合。这就不能不感慨他的射击天赋,仅仅两个星期,他就快速地适应了自己的角色。2月10日一天之内,张桃芳击发9次,射杀敌军7名,这样的成绩已经比所有老狙击手都要好了。

到2月底的时候,张桃芳在22天内用247发子弹打死了71个敌人,他的事迹通过《火线报》在部队内广为流传。

24军的军长皮定均也听说了这事,觉得有些不可置信。此时张桃芳才22岁,入伍也才两年,居然把所有狙击手都比下去了。皮定均心里疑窦丛生,决定让作战参谋去试试水。

皮军长取出一双自己都舍不得穿的皮鞋交给参谋,对他说:“要亲眼看着他击中目标,如果是真事儿,就把皮鞋送给他,如果是假的,就把他给我拿下。”

皮定均

作战参谋带上记者就来到了前沿阵地,他没有和张桃芳说皮鞋的事儿,只说是想让记者拍摄几张照片。

在记者才准备拍照的时候,就听见一声枪响,对面一个敌人已经倒下了。紧接着张桃芳又击中一个敌人,记者不敢抬头,怕暴露士兵的位置,还在思考呢,张桃芳已经蹿到另一个位置又消灭了一个敌人。

就这样,张桃芳出乎意料地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双皮鞋,听完作战参谋讲的皮靴的来历,心中暗暗惊喜,毕竟那个时候皮鞋对他来说真是个稀罕物,他自己脚上这时穿的“棉鞋”,也不过就是毛毯缝制的而已。

后来连干部把张桃芳送进团里办的射击训练班,在这高手云集的射击班里,张桃芳知道了很多不成文的作战经验,比如敌人正在洗澡时,等他脱下一条裤腿再打;在那方便的,等敌人蹲下了再打;要是坐汽车的,就瞄准停车点,第一个人起身的时候连续打……

这样的打法,对面的敌军怎么能不害怕不失败呢?

3.高手对决

自从上甘岭的597.9高地出现志愿军狙击手后,对面的联合国军就吃尽了苦头,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在白天大摇大摆地乱跑,连晃悠也不敢了。

敌军们也开始挖工事防备,等工事建好后就整天躲在里面不敢抬头,生怕一时不慎就挨个枪子上西天。

几个月后,联合国军前线士兵昼夜活动全线受制,连吃饭喝水都十分困难,甚至连大小便也不敢随意走动,都是用罐头装着抛出工事外面。这成了当时朝鲜战场上的一大奇观。

甚至后来美军给上甘岭的北山阵地起名为“狙击兵岭”,因为被打怕了,驻守的敌军们都知道597.9高地有位“神枪手”,还专门调来优秀的狙击手想要予以我军反击。

1953年初,张桃芳一大早刚到阵地,还没上狙击台呢,突然一梭子弹就贴着他的身子打在旁边。张桃芳赶忙趴在交通壕里,神经一下紧张起来,他顺手捡起旁边的一顶破钢盔,用步枪撑到壕沟外,但晃了老半天,对方并不上当。

张桃芳心想:看来对面是个老手,这种小儿科糊弄不了他。于是他在交通壕里匍匐前进,没一会儿突然从战壕里蹿起,几个箭步穿过空地,向另一个狙击位冲去。

对面的狙击手枪法很好,不等张桃芳站稳,一发子弹就又打在他的脚跟旁边。张桃芳灵机一动,身子一斜,装作中枪,顺势摔进旁边的掩体里。

对面的敌人被张桃芳的假动作蒙骗,没有再开枪射击。张桃芳抓紧机会,谨慎地从掩体里探出头,仔细观察对面阵地,搜寻敌人在哪。

对面的阵地上还有两挺机枪在向其他方向射击,张桃芳没有着急开枪,他看出这应该不是刚刚射击他的那个人。此时两方最好的狙击手都在互相观察,张桃芳耐心地等待着,终于,他在对面山头的岩石缝隙里找到了他的对手!

张桃芳立刻开枪,但对方也立刻发现了他的位置,双方几乎是同时开枪,但由于地形的因素,张桃芳没有击中那人,并且又被压制在了掩体下方。

张桃芳尝试着伸头,几次都引来了点射。两人对峙了很久,终于张桃芳发现对手只是将注意力击中在狙击台左侧,也就是他所在的位置,并没有对其他位置开枪,看来是专门针对他的。

于是张桃芳缓缓地移动到狙击台右侧,偷偷的观察对手是否有发现他已经移动。过了十来分钟,对面的人还没有发现他已经转变位置。说时迟那时快,趁着对手没有瞄准右侧的一个瞬间,张桃芳猛然站起身,瞄准敌人就是一枪!

对方的敌人也快速击发,这一刻真是高手对决。最后是张桃芳技高一筹,因为在对手的子弹贴着张桃芳脑袋飞过去的时候,张桃芳的子弹却正中了敌人的脑袋。

张桃芳单兵作战32天击毙敌人214名,创下了朝鲜战场冷枪狙击射杀最高记录。他的儿子张军被采访时说到此事:“父亲后来把打中敌人的弹壳都装在军长送的皮靴里,一共有211个,皮军长知道他是214团的,就鼓励他再打3个。”因此张桃芳才又回到狙击阵地打中了最后的3名敌人,凑够了自己的“团数”,留做了自己一生的纪念。

1953年7月18日,夏季反击战结束,据统计,24军在冷枪冷炮防御战的5个月之中,冷枪击毙敌人约10000人,冷炮杀敌约4000人。

张桃芳

战后,张桃芳被志愿军总部授予“二级狙击英雄”称号,记特等功,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张桃芳“一级国旗勋章”。

1954年,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,张桃芳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战斗机飞行员,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选,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。

张桃芳的事迹如今还被许多人津津乐道,2020年10月7日,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《最冷的枪》立项成功,该片讲述了狙击手张大弓在和美军斗争的过程中,成功击败对手的故事。这部影片主角就是以张桃芳为原型的,想必在不久之后,我们就能在大荧幕上,了解到张桃芳的传华美橡塑保温板价格奇故事。

张桃芳


挤塑板 stp绝热保温板


这是改性挤塑板保温砂浆,拉菲3(2021-06-15 18:11:31)
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