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塑保温板执行标准

四川建材 2021-06-15 阅读:234

刘伯承

说起来刘伯承和邓小平都是四川人,而且巧合的是,刘伯承比邓小平大了整整十二岁,两人都是属龙的。

1931年2月,刚刚发动完百色起义的邓小平被派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,此时的邓小平由于同王明政见不同已经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,因此心灰意冷的他提出去中央苏区工作。很快党中央批准了邓小平的请求,他成了瑞金县委书记。

同年11月,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成归来的刘伯承也来到瑞金,担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。

此时的刘伯承早已是著名的军事将领,邓小平也早就听过他的大名。第一次见面也许是老乡的原因,两人就格外投缘,他们又都有在苏联学习的经历,共同话题比较多,因此两人的私交不错。

不久后邓小平因为坚决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,被撤销了县委书记职务。紧接着刘伯承也由于屡屡对李德的军事指挥提出异议,被撤销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的职务。两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难兄难弟。

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后,两人先后复职。1938年1月邓小平调任一二九师任政委,而一二九师的指挥官正是刘伯承,两位好友再次相遇,开启了刘邓大军一十三年的不败传奇。

邓小平

1938年3月,活动于山西南部的日军,突然出兵夺取了黄河风陵渡附近的渡河点,与此同时山西西部的日军一零九师也屯兵于离石附近河岸。

日军的异常行动立即引起了刘伯承和邓小平的警觉。经过分析他们认为日军的目的应该是自南,西两向强渡黄河,以陕甘宁边区为踏板,进而攻占延安,西安等重要城市。

刘邓二人深知一旦让日军在陕甘宁边区站稳脚跟,会给延安的红军带来巨大的威胁。事不宜迟,二人于3月14日带领一二九师到达浊漳河畔,积极寻找战机,决心挫败日军的阴谋。

深夜的指挥部里,刘伯承,邓小平,李达等一二九师的指挥官仍然在激烈的讨论着作战方案。

尤其是刘伯承,作为部队战斗时的第一指挥官,正在反复翻阅日军资料,分析侦查报告,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左右战斗胜利与否的关键。

刘伯承的眼睛早在1916年就受了伤,视力不好,看作战地图非常吃力,邓小平就举着油灯为他照亮,刘伯承的眼睛看到哪里邓小平就会念出哪里的地名,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的胜利。

刘伯承的军事能力可不是浪得虚名,很快一个作战计划渐渐在他心里形成。他示意邓小平放下油灯,转过身对大家说道:“我有一个想法,大家看看是否可行?咱们派部队假意突袭黎城,吸引敌人增援,然后将主力部队事先埋伏在援军的必经之路上,打他个措手不及。”

李达想了想说:“师长这个打法没错,从地图上看没有问题,可具体情况我建议咱们还是实地勘察一下地形,比较稳妥。”

随后刘伯承听取了李达的建议,率众人来到了计划设伏的神头村,可现场情况并不理想,神头村地势不够高,而且光秃秃的很难隐藏部队。

一番勘察过后,参谋们纷纷摇头叹息,认为这里不适合打伏击战,而刘伯看到大家心情低落一句话也没说,而是绕着神头村转起了圈圈。

几圈过后,刘伯承眼中漏出了欣喜的神色,一直注意着他的邓小平第一时间发现了情况,来去走到刘伯承身边问道:“伯承,是不是有什么发现。”

“老邓呀,还是你了解我,我觉得伏击可以打,不过有几分兵行险招的意思,不知道老弟是否支持我。”

“伯承兄,论打仗我不如你,只要你点头的作战计划,我一定没有二话。”

“呵呵,好,我就知道你一定会这么说。老邓你看这个地方不适合打伏击,咱们知道,鬼子一定也知道,恰恰因为这个原因,鬼子在这里一定会放松警惕,有利于我们打他个措手不及。”

“你说得有理,可是你看看这四周光秃秃的你打算怎么隐藏军队呀。”

“老邓你看,这道山梁两边有许多老蒋当初修建的防御工事,咱们完全可以把军队藏在里面。还有就是这里地形复杂,鬼子的机械化部队完全丧失了作用,在这里设伏利大于弊。”

听了刘伯承的解释邓小平心悦诚服,当即和几大参谋拍板,保持原计划不变。

3月16日,战斗按原定计划打响。黎城守军莫名其妙遭到攻击,果然向周围日军发出求援,当日9时日援军抵达神头村。

果然不出刘伯承所料,虽然日军发现后方道路遭到破坏,但并没有放在心上,认为只是游击队所为,万万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红军主力。

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,日军丢下1400具士兵的尸体,辎重无数,仅有百余残兵由于我军疏忽逃出包围。

刘邓大军自此一战成名,神头岭成了侥幸逃生日军一生的梦魇。

1939年9月,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始实行“囚笼政策”,所谓“囚笼政策”就是在华北地区大肆修建铁路,公路,碉堡,企图靠此方法将华北的抗日力量分割包围,在经济上对根据地严密封锁,阻断各个根据地之间的物资往来;在军事上对,达到对根据地分区扫荡的目的。

不得不说日军的这一政策确实对根据地的发展造成了很大打击,刘伯承邓小平看到这种情况深知一旦日军的分割包围成型,后果十分严重,于是他们决定,对日军的铁路,公路进行破坏,挫败日军的阴谋。

仅仅1940年5月5日到7日两天时间,刘邓大军就破坏了日军重金打造的白晋铁路五十余公里铁路线。

同年7月,彭德怀发布战争动员令,一二九师接到的任务是破坏正太铁路。正太铁路东起正定西至太原,全长231公里,同时是连接平汉、同蒲两大铁路线的重要枢纽。

一直以来正太铁路都是日军在华北战场的重要战略运输线,沿途堡垒林立,设有重兵,想啃掉这块硬骨头并不容易。

其他部队曾多次想要破坏这条铁路线,但均未得手,刘伯承邓小平接到这个任务后,再一次聚集在指挥部研究对策。

刘伯承不愧是拥有军神之称的传奇将领,很快就制定了一整套的作战方略:以10个团,3个独立营,4个工兵连进攻正太铁路阳泉至榆次段。

各作战单位分工合作,各尽其责。经过10天的激烈战斗,拔除了日军多个据点,破坏了多处桥梁,隧道,使正太铁路基本瘫痪,出色地完成了任务。

同年9月,一二九师再次出击,刘伯承邓小平率领部队突袭榆社日军据点。经过三天激烈的战斗,一二九师发起三次冲锋,日军甚至丧心病狂地使用了毒气弹,依然没有扭转失败的结局,最终全军覆没。

这场由彭德怀发起的,在后世被称作“百团大战”的战役,给华北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,气急败坏的日军很快增派重兵,对我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。

一二九师由于作战英勇,百战百胜,毫无意外地上了日军扫荡部队的黑名单。面对无比严峻的局势,刘伯承和邓小平要求部队人人配枪,已经做好了各自为战的准备。

10月28日,一二九师接到了对关家垴日军进行总攻的命令,刘邓二人率部队连夜急行至宋家庄。

10月29日,战斗打响,陈赓率三八六旅负责进攻。刘伯承,邓小平亲赴前线指挥。邓小平指示部队:“这次进攻任务很重要,只许成功不许失败,全军随时待命不许休息。”

虽然经过连日战斗,战士们都已疲惫不堪,但没有人喊苦喊累,都一丝不苟地执行命令,坚守着各自的岗位。

当晚10时,彭德怀来电命令凌晨4时发起总攻,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关家垴日军。

总攻打响后,部队遭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,部队损失惨重,刘伯承,邓小平一直坚守在指挥所没有休息。

陈赓打来电话,说军队损失太大了,可能顶不住了。刘伯承气的大吼几句摔断了电话,邓小平一边劝说刘伯承一边给陈赓打电话说:“同志,队伍损失我也心疼,但是你要懂得顾全大局,如果橡塑保温板执行标准你现在打退堂鼓,之前的战士们就白白牺牲了。”

就这样陈赓被邓小平说服,再次组织兵力发起猛攻,终于在战士们悍不畏死的冲锋下,日军被打得抱头鼠窜,最后全军覆没。

“百团大战”历时三个半月,一二九师参战兵力达到38个团,参与战斗529次。共破坏铁路491里,公路1052里,碉堡59个,桥梁187座,车站30个;炸毁火车2列,汽车47辆,击落飞机4架,击毙击伤敌军7507人,日军“牢笼政策”宣告失败。

数年的战火洗礼,无数次同生共死的经历,刘伯承和邓小平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友。邓小平对刘伯承的评价非常高。

他说过“刘伯承同志党性觉悟很高,考虑事情总是从全局出发,为了整体利益他能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利益,战斗时总是挑最困难的任务,而且总会想方设法圆满完成。”

1941年夏,一二九师接到命令配合晋察冀军区反扫荡任务,打通太行山区与冀鲁平原的交通。

8月22日刘伯承邓小平共同指挥发起了邢沙永战役。这次战役以陈锡联指挥的三八五旅作为主力,为确保万无一失,刘伯承和邓小平多次将陈锡联叫到面前,反复强调作战计划。

经过17天的交战,日军于9月6日凌晨在空军的掩护下,仓皇溃败,我军取得全面胜利。

在这次战役中,一二九师击毙日军294人,俘虏策反伪军665人,缴获长短枪600余支,机枪20挺,火炮1门,兵工厂1座,攻克县城2座,摧毁据点8处,碉堡53座。

邢沙永战役,刘伯承邓小平继“百团大战”后共同指挥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,此次战斗的胜利,挫败了日军的“蚕食”计划,有力的支援了晋察冀军区的反扫荡战斗。

1942年由于斗争需要,刘邓二人不得不暂时拆伙。刘伯承留守太行山区,邓小平奉命率领部队转战太岳。

邓小平离开太行后,刘伯承一直放心不下,每天要跑好几次作战科、机要科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询问邓小平是否通过白晋线日军占领地区。

3月29日晚,刘伯承再次来到作战科,正巧作战科收到消息,邓小平计划在今晚通过白晋线。刘伯承听到这个消息干脆就留在了作战科,反复询问白晋线战况。

直到天快亮了,机要科收到了陈赓的电报,刘伯承马上冲到机要科看着译电员一个字一个字的破译电文。直到电报译完,得知邓小平已经安全通过日占区,一夜未睡的刘伯承才如释重负地回去休息。

在两人共同指挥一二九师的日子里,刘伯承虽然主管军事,但他与其他指挥官对政治工作的态度不同。

邓小平曾说过,刘伯承非常重视政治工作,对军队中的政工干部都很尊重。每次下到一线他都会请政治机关的人一同前往,遇事总会与他们商量。

每次要向部队传达上级指示或作报告时,他都会事先将发言稿提交政治机关审阅,可以说刘伯承是我军指挥官中重视政治工作的模范。

1945年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。一二九师并入晋冀鲁豫军区,邓小平任政治委员,刘伯承任司令员。

国民党政府假意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,实则秘密调集军队向我根据地发动进攻。

8月中旬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,趁晋冀鲁豫军区反攻日伪军之际,悍然进占上党地区,并向石家庄,北平不断推进。

刘伯承邓小平面对这种情况,为了保卫多年经营得之不易的胜利果实,决定对来犯之敌发起反击,上党战役爆发。

刘邓二人利用国民党晋绥军长于守城但不善野战的特点,采取诱敌出城,歼敌于野的作战方略,通过进攻国民党防守较弱的县城,引诱国民党主力部队来援,再于野外歼灭来援之敌。

如此不断消耗国民党主力部队战力,先攻占长治外围诸县,最后集中力量进攻长治。

从9月5日战斗正式打响,不到10天时间我军就攻克了阎锡山部队控制的大部分据点,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,覆灭国民党11个师及1个挺进纵队总计3.5万敌军。

国民党军队被俘3.1万人,此外我军还缴获火炮24门,机枪2000余挺,各种枪支上万余支。

此次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共两党发生的第一次较大规模军事冲突,可以说上党战役拉开了内战的序幕。

经此一役,阎锡山损失了近三分之一兵力,从此结束了其割据山西的局面,对重庆谈判中“双十协定”的签订,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
虽然国民党政府迫于国内外的压力签订了“双十协定”,但蒋介石对我根据地的进犯并没有停止。

1945年10月中旬,“双十协定”刚刚签订几天,国民党军队就违反协定,由高树勋,孙殿英率领部队从新乡出发,沿平汉线向北进军,妄图占领邯郸,石家庄,从而控制整个平汉线。

刘伯承邓小平再次出击,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,将国民党军队放入安阳,沙河附近。此处地形对我军十分有利,再加上提早设伏,以逸待劳,给予了敌军沉重的打击。

此时国民党第八军1万余人又临阵倒戈,在这样的双重打击下,敌军军心动摇,无心再战。刘邓二人抓住时机发动总攻,歼敌3万余人,俘虏1万7千余人。

这次被称作邯郸战役的战斗,有效地迟滞了国民党军队北进的步伐,为我党向东北进军提供了很好的掩护。

1946年,内战全面爆发,国民党军队由之前的全面进攻渐渐变为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。这就造成晋冀鲁豫地区国民党兵力有所削弱。

刘伯承邓小平抓住机会率军强渡黄河,直插中原腹地,兵锋直指鲁西南。积极寻找战机,主动发动进攻,分割包围相结合,创造了歼敌6万人的辉煌战绩,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战略部署。

1947年7月29日菏泽城一简陋民房内,结束了鲁西南战役难得休息几天的刘邓二人正在闲聊,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报告。

刘邓二人相视苦笑,看来清闲的日子又要结束了。果不其然,机要室送来急电,毛泽东命令刘邓大军,不惜一切代价,半个月内挺近大别山。

此时的晋冀鲁豫军区经过连番作战已经人困马乏,加之伤亡惨重,并不适合长途奔袭。于是邓小平请求中央允许部队原地休整一段时间。

没想到这个本来合情合理的请求被中央驳回,因为当下陕北情况十分危急,如刘邓二人不能尽快牵制国民党部分兵力,后果不堪设想。

深思熟虑之后刘伯承邓小平决定顾全大局,克服一切困难,坚决服从中央决定。9天后,晋冀鲁豫军区在刘邓二人率领下,放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,悄悄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。

挺进大别山,说易行难,鲁西南距离大别山何止千里,前面关隘重重,国民党重兵把守,后面十几万军队穷追不舍,再加上此时正值雨季,黄河泛滥,道路泥泞难行,可谓是困难重重。

刘邓大军闯过黄泛区后,蒋介石勃然大怒,撤销了总参谋长陈诚的职务,为把我军阻挡在汝河以北,蒋介石亲自兼任参谋长,到前线督战,并急调整编八十五师驻守在汝河南岸。

8月24日晚刘邓大军到达汝河南岸,此时追兵已近在咫尺,没有时间休息,刘伯承马上下令强渡汝河。

部队得到命令疯狂进攻,见敌人就打,见碉堡就炸,沿途不留一个敌人。直到第二天下午,大军付出巨大代价终于成功渡过汝河。

随后大军行至淮河岸边,看着湍急的河水,缺少渡河工具的刘邓大军一筹莫展。此时追兵已至,转眼间就同后卫部队短兵相接。

刘伯承知道不能再等了,抓过一根竹竿,大喊一声跟我走。就这样一边探水深一边带领部队趟过了淮河。

等到国民党军队追到岸边,淮河水位猛然暴涨,追兵只能望河兴叹,邓小平看着追兵发出一声感叹“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能徒步过淮河,这真是天佑我军呀!”

8月27日,经过20天的艰苦行军刘邓大军终于抵达大别山。虽然这次军事行动对解放战争全局意义重大,但对刘邓大军来说,挺近大别山后其实力遭受了巨大损失,加之失去了后方的支援,很难恢复元气。

可以说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后,直到渡江战役之前,再也没有独立发动过一场大规模战役。这对于被誉为军神的刘伯承来说,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。

1950年刘伯承由于身体原因觉得自己在战场上已经无法发挥作用,于是辞去了西南军区的职务,毛遂自荐主持筹建陆军大学的工作。

至此携手合作13年之久的老搭档洒泪分别,两人在13年的合作中,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刘邓大军的人都知道凡是刘伯承说的邓政委都赞同,而邓小平的命令刘司令也坚决服从。

刘伯承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,邓小平常说有事情多找我们商量,轻易不要打扰伯承同志。需要值守时,邓小平也经常主动承担,尽量让刘伯承多休息。

在那段特殊时期邓小平也是对这位老伙计多有照顾,刘伯承临终前更是要求有邓小平主持追悼会,两人之间的感情可见一斑。


stp绝热保温板 四川改性聚苯板 聚苯板


这是改性挤塑板保温砂浆,拉菲3(2021-06-15 18:10:57)

评论(0)